你的浏览器OUT了o(╯□╰)o,想更好的浏览网站,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IE8+ Chrome Firefox

mile米乐体育平台

新闻动态 mile体育米乐 试用报告

气象局:两会期间气象话题受代表和委员关注

发表时间:2023-12-04 05:52:18 来源:mile米乐体育平台

  全国“两会”以来,气象话题受到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有关气象方面的提案和议案很多。其中,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被列入2012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草案,政府工作报告说明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全国政协常委秦大河递交三件提案,件件都与气象相关;全国政协常委栾恩杰、全国政协委员郑国光以及全国人大代表许健民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和贡献进行了阐述,人大代表陈温福关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人大代表徐景龙谈到气象工作法制建设问题;政协委员宇如聪呼吁提升我国抗旱减灾能力刻不容缓,徐一鸣委员建议制定《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法》;人大代表李修松建议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申遗,港澳人大代表关于气象灾害防御,希望加强交流共享……

  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上印发了《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明确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列入2012年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计划。

  《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务实推进。这中间还包括“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颁布实施,在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积极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德班会议等国际谈判,加强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国际合作和人才培训。

  《报告》对2012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进行了阐述,并强调要扎实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落实“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推进低碳发展试验试点,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加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全社会低碳行动;要热情参加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国际合作;要认真做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参会筹备工作。

  对于报告中涉及的节能减排与气候变化问题,代表委员们都有着各自的理解。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中国应该继续坚定立场,为推动国际社会减缓和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做出应有的努力;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高玉葆认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开展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科普知识宣传作为一向重要工作来抓,及早让受教育者了解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趋势和应对措施;全国政协委员巩汉林则呼吁,应对气候变化与每位公民息息相关,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从自己能做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少亮一盏灯、少用一天空调,都是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做出的一份贡献。(中国气象报记者赖敏 王晨)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审查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在报告中指出,要加强适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在报告中提到,2012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加强适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国际谈判进程。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稳步的增长,我们肯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的话语博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严格监管危险化学品。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要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成果,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治理,严格保护江河源、湿地、湖泊等重要生态功能区。

  “国家这么重视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问题,实际也是对每个公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提出更好要求。如果大气污染减少了,排放量降下来了,环境慢慢就搞好了;再加上自身防灾减灾的能力加强了,我们对自然界的挑战也就更有战斗力!” 构建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港口发展模式的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谈到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感慨道。

  人大代表孔瑛和记者说:“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全民行动,是个持续行为,不能成为一种‘运动式’的活动。”他话锋一转,“这些年,国家对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很重视,以前出现过‘年年栽树不见树’的情景,现在是‘栽一棵活一棵’,以后会更好。”说这话时,孔瑛已满脸希冀。(中国气象报记者王晨 赖敏)

  俗话说,“三句线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科技组分组讨论会后,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向本报记者透露:“我今年递交了三件提案。当然,都和气象有关。”

  三件提案中的《关于将中国气象频道纳入直播星公共服务免费频道的提案》先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N次。”在调侃之余,秦大河透着几许无奈。此前几年,秦大河曾多次在政协会议上递交提案,建议尽快建立国家公共气象电视频道和国家公共气象广播。

  “对中国气象频道收视需求反响最强烈的用户,在广大农村。”秦大河介绍说,近年来,我国气象部门通过广电网、电信网、卫星通信网、互联网对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做了多种探索,形成了电视、电台、手机短信、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气象信息员等多种传播渠道,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仍是目前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短板”。

  中国气象频道全天候滚动播出预警预报等气象信息产品,但由于卫星传输加密,无法送达农村。而向有线电视未通达、无线电视信号覆盖的农村地区提供广播电视的直播星公共服务,则恰恰能解决这一问题。秦大河建议,将中国气象频道纳入该项服务免费提供的电视频道中,“这是目前解决农村用户收看中国气象频道的最佳途径,也是解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所以,无论答复如何,我从始至终坚持提这个提案。”

  谈及《关于加快西藏自治区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建设的提案》,秦大河表示:“从全国来看,西藏自然环境最艰苦、西藏基层台站最困难。”

  设立在西藏各县的基层气象台站是整个气象工作的基础,对于做好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增强适应和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能力,有效减缓、遏制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气象灾害对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秦大河分析指出,尽管近年来,西藏气象台站建设在数量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基层气象台站机构设立和管理,气象仪器装备保障和基层气象服务能力等深层次问题。

  “一定要在西藏基层气象台站建设上给予优惠倾斜政策。”秦大河建议,在已建成的37个无人值守县级自动气象站组建县级气象主管机构;落实建设资金,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渠道;解决机构编制,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加快西藏基层气象台站现代化建设步伐。“我希望西藏基层台站能获得更多的帮助。”秦大河动情地说。

  随着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加剧,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发生频率更高,预报预测更难,维持的时间更长,危害程度更高、造成的损失更大的新特点新趋势。这无疑对提高气象灾害的风险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加高的要求。心系于此,秦大河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来实现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由减轻气象灾害损失向降低气象灾害风险转变?他在《关于加快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立法的提案》中进行了分析和解答。

  秦大河表示,近年来,在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努力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水平得到一定效果提高。“但从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需求来看,一些关于气象灾害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从法律上的约束力上层次还不够高,针对性还不强。”

  对此,秦大河呼吁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立法。“以法律规范全社会广泛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机制,使‘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更完善、更加有效。”他同时提出,在全面调查研究我国气象灾害区域承灾、发生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及分区域的气象灾害风险综合管理对策体系;推进由部门单项防灾减灾向部门间协同合作的综合防灾减灾转变;构建一套科学的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及方法和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研发国家和地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预警及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并直接为制定气象灾害管理对策、经济建设和发展规划服务。(中国气象报报记者 谈媛)

  “我国气象卫星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接收风云气象卫星资料的国家和地区有近百个,风云卫星正在为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球防灾减灾做出贡献。”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与美国、欧盟已变成全球气象卫星“三巨头”。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12颗气象卫星,目前6颗卫星在轨运行,1颗卫星在轨测试。我国气象卫星已实现了业务化、系列化的发展目标,成为国际上同时拥有静止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的少数国家和地区之一。未来十年,我国还将发射13颗气象卫星,从规模和质量上将大大增强气象卫星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

  这些时刻监测着全球风云变幻的“天气卫士”究竟有多先进?郑国光以今年一月刚刚“上岗”的风云二号F星为例,就这颗卫星较风云二号之前六颗卫星的三大改进之处,进行了一番“科普”:一是在定量应用方面,图像的杂散光得到了有效抑制,进一步提升了辐射定标和定量化产品的精度;二是卫星的分辨率和质量提高了;三是在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控制下,该卫星可灵活多变地对气象圆盘图的任意区域进行扫描,对台风、雷暴等特殊的极端天气进行临近预报和短时预报,大幅度的提升了对灾害性天气的观测和预报能力。“这样的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郑国光表示。

  “风云三号卫星的基本性能也与国际水平相当,并且有一些功能是其他几个国家卫星所没有的。”郑国光进一步解释说,风云三号卫星上携带有先进的微波探测仪器和红外垂直探测仪,不但可以了解云和大气的表面特性,而且能了解大气温度、湿度的垂直结构分布,能监测到臭氧、气溶胶光学厚度等数据,“这使得风云三号卫星的观测成为立体观测,大大改变了全球数值预报理念,对数值预报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41年来,我国卫星气象事业发展迅速,在我国民用卫星遥感中效益发挥最好、应用场景范围最广,被誉为“离百姓最近的卫星”。气象卫星逐步从定性应用向定量应用发展,应用领域由气象逐步拓展到减灾、农业、林业等十多个方面,在台风、洪涝、干旱等多种灾害监测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北京奥运会、60周年国庆、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以及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救灾服务中,气象卫星都功不可没。

  我国风云卫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随着其在全球的贡献与日俱增,也确立了中国在地球观测领域的国际地位。世界气象组织已将风云系列卫星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也成为了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与欧美的气象卫星一起,形成了对地球大气、海洋和地表环境的观测网。美国和欧洲还相继与我国建立了气象卫星高层协调机制。

  “未来,中国气象局既要继续把气象卫星管理好,也要把气象卫星的资料使用好,并且要将这些资料提供给各行各业,从而发挥出更大的效益。”郑国光掷地有声地说。(中国气象报记者 谈媛)

  科技进步是避免农业气象灾害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谈农业气象灾害防御

  “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在接受中国气象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尤其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对农作物生长的危害很大,甚至会影响稳产性。”

  陈温福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常年来他对水稻种植有着深入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当聊起气象与农业线年发生在东北地区的早春低温冷害深有感触。“当年东北的春天雨雪多,化冻慢,气温回升慢,严重地影响了大田水稻的播种。” 陈温福说,“田里都还积着水,种子不能下地,幸好各级部门尤其是农业部采取了很多措施,才顺利解决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除了早春低温冷害,障碍性冷害也是水稻生长的最可怕“杀手”,指的是水稻在孕穗和开花等生殖生长期,由于遇低温而产生大量空秕粒,进而导致减产的现象。“黑龙江拥有五千多万亩的水稻,在单一季节种植时,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水稻生产省。” 陈温福说,“一旦遭遇大范围的障碍性冷害,将极度影响产量,甚至危害到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陈温福和记者说,不仅在黑龙江,包括吉林东部等地区,这种灾害每隔三到五年都可能会发生一次。“气象是个不确定因素,人无法改变‘老天爷’,但我们大家可以避开它,也可以主动去适应它,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来尽可能避免农业气象灾害损失。” 例如能够最终靠推广大棚旱育苗来应对早春的低温多雨雪天气,通过培育耐寒性的品种来解决障碍性冷害。

  据陈温福介绍,黑龙江近年来育成的“龙粳31”“龙粳34”等“龙粳”系列水稻品种就具有耐寒性的特点,产量也很高,目前已经在东北地区大面积推广。

  此外,相比灌溉条件较好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来说,十年九旱的东北地区在玉米种植上严重缺乏基本的灌溉条件,只能“靠天生长”,因而被称作“雨养农业”。如何在干旱环境下保证玉米的质量和产量,陈温福认为培育早春抗旱的玉米品种是关键。

  为此陈温福呼吁,国家应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组织协同攻关,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来解决不良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他希望气象部门进一步提升预测预报准确率,为农业生产者、技术指导者以及农业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以便更加科学地制订生产计划。(中国气象报记者 赖敏)

  “3.27%,这一个数字我一直牢记在心。”3月4日,在全国“两会”政协科协组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深感忧虑地说,中国科协最新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公民具有基本科学素质的仅为3.27%,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有13亿人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对什么是科学、科学与非科学、反科学、伪科学的区别缺乏必要了解。他呼吁,加强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科普并非纯粹的科学问题,而是事关民族复兴的战略性问题,也是事关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郑国光指出,我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国富民强,一定要重视全民素养的提高,其中既包括文化素养,也包括科学素养。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应该将提高科学素质纳入文化建设中,加以通盘考虑。“我们所说的文化应该是一种‘大文化’,包括科学。”郑国光强调。

  “科学普及与科学技术创新是提升国家科学技术总体水平的一体两翼,应该做到比翼齐飞。”郑国光表示,加强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能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能够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能够动员全社会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奋斗;有利于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郑国光建议,一要把做好科普工作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大事重视起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使其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纳入政府工作内容。二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形成科普长效运行机制。三要充实科普内容,丰富科普形式,全面普及各类现代科学技术。特别要发挥学校、社区等的科普教育主阵地功能;各类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要担负起科普宣传的责任,保证科普工作的持续性和普及性。四要慢慢地加强科学家开展科普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科普工作的权威性和专业性。通过奖励评价机制等激发鼓励措施,使这项工作潜移默化地成为科学家的自觉行动。五要建立起一支专业的科普教师队伍,研究怎么样当好“翻译”,让科普知识更加通俗、易懂,离普通百姓更近、更实用。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更大力度地推动科普工作。”郑国光最后呼吁,科协要增加提高民族科学素养方面的专题调研。

  郑国光的建议在讨论会上引起了王庭大、徐延豪等委员的强烈共鸣。据悉,几位委员决定据此递交联名提案。(中国气象报记者 谈媛)

   “2006年川渝伏旱,2008年东北及华北冬春连旱,2009年至2010年西南大旱、2011年华北及黄淮秋冬连旱,以及到目前还未缓减的云南大旱,使得我国干旱应对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一天比一天突出。”3月7日,在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强调,防旱减灾慢慢的变成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水资源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一定要重视的战略问题,大力提升我国抗旱减灾能力刻不容缓。

  宇如聪透露,自2000年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干旱呈现出发生频率增高、维持的时间加长、影响区域扩大、因灾损失加重等特点。这是由于干旱灾害及其影响恶劣程度不仅取决于干旱的天气特征情况,还取决于水文和自然生态环境、水资源开发利用,并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程度紧密关联,涉及领域多,影响因子复杂。

  因为干旱的这种复杂性,其监测、评估、科研和应对措施,具有学科交叉融合和跨领域特征。鉴于此,宇如聪建议尽快启动国家层面的干旱科学试验计划,以便掌握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和循环过程,掌握青藏高原动力、热力作用等对我国干旱形成的影响机理。共同推进干旱监测站网和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系统开展干旱形成机理、致灾因子、发展变化规律和应对措施等问题的研究。

  “干旱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与易受干旱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水资源条件、抗旱应对设施等紧密关联。”宇如聪指出,要将气候和水资源承载力作为重要的制约性条件加以考虑,在主体功能区布局、城市规划和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推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并通过采取控制城市建设规模、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等方式,以及在源头上加强水资源需求管理等措施,增强对干旱灾害的承载能力。

  近年来,以云南中北部等地区的连续春季干旱为代表的季节性干旱,所造成的灾害影响日趋加重。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另一方面,气候变暖和经济社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方式变化也带来了综合影响。如何提升季节性干旱灾害的应对能力?宇如聪开出了如下几副“药方”:加强对各地水资源的综合分析和统筹规划,合理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关键地区的水资源季节调节能力;基于各地天气特征情况,因地制宜地强化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和集雨节灌设施的建设;通过工程性措施,提升对地表水、地下水和空中云水资源的储备、管理和调配能力等。

  据悉,宇如聪已就此向大会递交了提案。(中国气象报记者 谈媛)

  “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是中国文化的印记,如果丢失了,是一种让人痛心的损失。”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呼吁,将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修松说,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理应申遗。

  他的申遗理由有三。首先,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它们对指导农业生产很重要;在今天,广大农村农民群众还在运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天气气候规律,科学地安排日常生产生活,顺应农时、不违农时,科学种田,争取农业丰收。“当然,客观地说,随着农民进城打工、弃农经商等现象的发生,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的功能性似乎有减弱的趋势。”他坦言。

  其次,它们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民俗活动中积累下来的,是经验的总结。“比如,‘小暑打雷、大暑破圩’‘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这些农谚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准确定,并且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另外,李修松认为还有一点很重要:从文化上界定,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很有研究价值。如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现代气象学和科技发展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从这个层面来看,它们应该是国家级别里最高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月4日,中国气象局党组印发一号文件《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推进气象文化发展的意见》,也提出“气象工作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显著提升,气象软实力明显地增强,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不仅是气象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气象部门在经济社会发挥作用时的一个帮手。(中国气象报记者王晨 赖敏)

  “气象部门是应用卫星中最好的用户,也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推动者。”3月4日,在全国“两会”政协科协组分组讨论会间歇,全国政协常委栾恩杰给出如是评价。

  此前,这位集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多种头衔于一身的航天“大腕”,在讨论会现场婉拒了多家媒体的采访请求。可当记者一跟他聊起风云卫星,这位古稀老人便难掩心中激动之情,思绪一下子回到四十年前,侃侃而谈:“中国气象局是最早采用高科技手段,研制和推动研制、使用和推广使用气象卫星的部门,是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在应用卫星中最好的用户,也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推动者。”他说,我国气象卫星特别是国产气象卫星使用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最近几年,气象卫星发展迅速,总体水平已达到国际水平,应用推广效益逐渐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

  栾恩杰表示,航天发展为气象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气象为航天发展做出了出色的保障,这是两个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学科。他进一步解释说,气象卫星应用的水平越高,对卫星传感器的需求越高,也促使卫星在品种、轨道选择,以及几何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等方面更上新台阶,并推动了卫星研究和数据处理上的技术进步。

  栾恩杰说,民生是党最为关注的课题,而气象预报服务是保障民生的关键,只有风调雨顺,才能丰衣足食,国富民强。“我在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一点,一直以来,中国气象局很看重科技对气象事业的推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投入巨大,成就显著。”他深情地说,祝愿航天和气象两个部门继续携手共进,把气象事业、航天事业、高科技事业推向新的水平,在致力于科技服务于人类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中,为社会和谐发展、为祖国繁荣富强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

  据悉,四十年多来,我国卫星气象事业发展迅速,已实现了业务化、系列化的发展目标,实现了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我国已成为国际上同时拥有静止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的少数国家和地区之一。世界气象组织已将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使我国风云气象卫星成为全世界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中国气象报记者 谈媛)

  加快气象卫星发展 提高卫星资料应用水平——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

  记者: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研制进展到何种阶段,它在功能和应用领域上有何突破?

  许健民:“风云四号”气象卫星采用三轴稳定式运行,不是自旋式卫星,它从高空目不转睛地“凝视”地球,提高了卫星对地观测的效率,能按照每个用户的需求来做全球观测或区域观测。风云”四号卫星的图像仪增加了观测通道,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还将搭载更多的仪器,如大气探测仪和闪电探测仪,多种遥感仪器可以同时对地观测;另外,卫星对空间环境的观测的功能也有所提高。

  记者:“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是否属于第三代气象卫星?什么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与第二代气象卫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许健民:“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不属于第三代气象卫星。第三代气象卫星将在做好第二代气象卫星的基础上,发现并解决相应问题,研制出功能更强的卫星,进一步提升监测效率,进一步提升大气温度、湿度和风等气象要素的时空分辨率和观测精度,增强气象卫星对整个地球环境的综合探测能力。第三代气象卫星与第二代气象卫星的差别,现在还没有定。我个人觉得,一是要争取搭载微波辐射仪,使得我们能探测到云系内部的水滴;二是要增加湿度垂直分之特征的观测,因为湿度随高度的变化对天气系统发展的影响非常大。

  记者:今年一月份我国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F星,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成功发射12颗气象卫星。那么,在应用过程中我国气象卫星是否面临一些困难或者是一些瓶颈?

  许健民:总的来说,我国气象卫星在国际上比较先进,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大多分布在在数据定量处理精度,定量产品、定标的精度方面,数据的精度离数值预报的要求还有差距,这是我们一直在改进逐步的提升的重点方向。

  许健民:首先要做好“风云三号”和“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发射和应用,提高气象卫星的监测能力,提升卫星资料的应用水平,加大气象卫星的服务能力。

  记者:在气象卫星资料方面,现在我国气象卫星资料应用水平如何?

  许健民:首先我们的气象卫星资料已得到了中国广大台站的认可,他们能够接受和使用我们的卫星资料。其次,我国的数据资料大量被外国下载和检索,下载最多的是美国。

  许健民:我们的祖国气象卫星总体还是很不错的,发展非常快。我们的祖国发展气象卫星的做法是边试边改,不断摸索、不断前进,在尝试中不断察觉缺陷、处理问题,这样的办法赢得了许多发展的时间。 “风云三号”应该说与美国、欧洲的气象卫星在同一个水平上,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现在已达到了国际上同期气象卫星的水平,静止气象卫星也在稳步发展。

  欧洲中期预报中心每天检查所有国家的卫星资料,包括我们风云卫星的资料。现在我们有的产品误差和其他几个国家是一样大的,甚至比他们还小。

  记者:今年冬天以来,北方地区降雪偏少,云南等地持续干旱,最近南方地区持续阴雨,卫星资料在防治灾害的时候起到一个什么作用?

  许健民:观测是基础,没有观测资料,就不可能做好预报。天气预报不单单是气象卫星,还有数值预报、常规观测,都很必要,它们是密不可分的,不可以单独讨论哪个更重要。

  今年欧洲出现极寒天气,根本原因是北极涛动,亚欧地区高空的涡旋被挤到了比较低的纬度上,这样在亚欧地区的冷空气活动比较强,温度很低。但我国南方的冰冻雨雪天气远不如2008年严重,今年冷空气一直冲到南岭以南,从南海回过来的气流不如2008年,因此南方的湿度不如2008年湿。这样的特征,用常规资料和卫星资料是可以分析出来的。

  记者:作为普通百姓来说,觉得气象卫星特别神秘,离自己的生活特别遥远,您觉得应如何加大对公众关于气象卫星的科普宣传?

  许健民:其实气象卫星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神秘。要对公众做好气象卫星的科普宣传,要出精品,要有专业队伍,要把存在的科学问题搞清楚,用普通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大家更容易接受。

  所有的工作,只要认认线年周恩来总理提出来要做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当时我们对气象卫星还一无所知,数据该如何正确地处理,怎么使用,这都是靠一点点学来的。1986年我调到卫星气象中心来的时候,对气象卫星也并不熟悉,我的做法就是一点点去学、去做,去搞清楚、搞明白。科普工作要由专门的人做,科普工作者自已先搞清楚,然后再给别人讲明白。科普要有专业队伍,但愿你们成为专业队伍的一员。

  记者:现在突发天气状况比较多,现在我们的气象观测水平和资料能解决这样一些突发事件吗?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能预测吗?

  许健民:准确地预测未来,都是困难的。目前通过监测、模式、数据统计可以预测短期天气,但也不是百分之百准确。而影响气候的因素多,而且复杂。太阳活动、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现在我们的观测资料对气侯预测来说相对短暂。

  记者:加星气象研究和气象预报对于保障电网建设和电力运行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加强电网防灾与气象预报的联动应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许健民: 电力是国家的命脉。中国以极大的能源和资源消耗维持现在的粗放发展,一年增加的发电量就等于有些发达国家,如英国一年的总发电量。我们就消耗了大量的煤炭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这是不可持续的,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的行为。我觉得未来的几年要加大节能减排、新能源的利用的力度,加大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改变发展方式,从管理到技术加强精细化,切实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记者:近年来,电网企业和气象部门的合作越发紧密,气象预报的手段也慢慢变得先进,您对未来气象部门和电力部门的合作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

  许健民:中国气象局有专门的风能太阳能评估中心,可以对这些能源的可用性做评估。电力部门要提高电网的设计标准,提高工程质量。气象部门要把预报做准,并与电力部门及时沟通,避免类似2008年冬天冰雪灾害事件的再次发生。(中国气象报记者 张静 赖敏 英大传媒亮报社记者 王明晓)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山东代表团举行第一次全员会议。说起“三农”问题时,代表们认为气象为农服务发挥了很大作用,对农业气象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

  人大代表、山东省滨州市畜牧兽医研究员院长沈志强说:“气象和农业紧密关联,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八连增’,这其中气象工作也出了一份力,比如,在提高预报准确率、防灾减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赞叹道:“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做得不错。农业气象关系着农业产量,农业产量关系着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又关系着大家的切身利益。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要惠民生,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好事实事。’气象部门要和农民更贴心。”

  “山东是农业大省,缺了气象服务肯定不行,有时候一场冰雹砸下来,整片庄稼就毁了。所以,气象预报得好好为农民把住‘门儿’啊!”一位代表感叹。(中国气象报记者王晨 赖敏)

  主持人:今年您提交的一个议案是关于修改气象法的。据了解,近年来,您多次就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包括立法在内的很多方面的建议。是怎样的起因让您开始关注气象工作以及气象立法问题的?

  徐景龙:我毕业于安徽省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曾经在蒙城县农科所、农技推广中心、农业局工作,1992年担任蒙城县副县长后又分管农业,而农业生产与农业气象紧密关联,因此我一直十分关注气象工作。

  气象工作与社会各行各业关系都非常密切,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气象工作的关注慢慢的变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慢慢的升高。同时,气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

  气象立法是为了依法发展气象事业,规范气象工作。党的十五大明白准确地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加强立法工作,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每个方面都做到有法可依是贯彻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为发展气象事业,我们一定要依法加强对气象工作的管理。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慢慢变得高,气象服务的范围也慢慢变得广,这就要求在气象方面做立法,依法规范气象工作,以解决气象事业发展无法可依的问题,依法推进气象事业的发展。

  主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下简称《气象法》)自2000年1月1日起颁布施行。在您看来,在这12年中,我国气象事业法制化进程如何?

  徐景龙: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气象法》为主体,包括国务院制定的《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部行政法规,中国气象局制定的《气象行政处罚办法》等23部部门规章。

  《气象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全社会气象活动的重要法律,12年来,随着《气象法》的贯彻落实不断深入,有效地保证了建立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气象设施统一规划和布局、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统一发布等各项法律制度的贯彻落实,《气象法》已成为全社会、全行业依法从事气象活动的行为准则,成为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气象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在气象防灾减灾、依法促进气象事业发展,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主持人:随着我们国家气象事业的发展以及百姓对气象服务需求的增长,您认为,气象法存在哪些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气象事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徐景龙:法律体系是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它必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而逐渐完备。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气象法》确实还是存在一些不适应和不完善之处,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大多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修改完善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气象法》关于气象设施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设定存在不足之处,不仅缺乏必要的强制性措施,而且存在行政审批权限与实践做法不符、义务性条款未设法律责任、处罚额度不够高等问题,影响了依法保护的效力,制约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下位法的制定范围和力度。因此,有必要对有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部门职责和违法责任等进行重新规范。

  二是增加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法律制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一直在升级,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已经由一个科学技术问题上升为国家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需要从法律上加以规范。由于历史的原因,《气象法》中缺乏相应的规定,气象法律制度在完整性上存在着一定的遗憾。因此,有必要对《气象法》作补充规定,明确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方针和原则、相应职责、有关措施、科学研究等基本制度。

  三是制定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方面的法律制度。近年来,随着各地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气象灾害防御的立法和社会实践都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加强。《气象法》确立的相应法律制度过于简单,不仅难以适应建设“两个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福祉安康的重大要求,其部分内容也与下位法规定、实践做法不相符,有必要进行修改完善。

  四是修改完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候资源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资源,依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已成为明显问题。《气象法》确立的有关法律制度过于原则,并缺乏相应的限制性条款和法律责任,不适应实际在做的工作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主持人:其实核心就在于“依法行政”,目前像探测环境保护、防雷灾害防御等都涉及气象执法问题,但气象部门尤其是基层,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难的局面,对此您怎么看?

  徐景龙:关于执法难的问题,我认为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执法环境问题即气象执法外部环境不理想,社会公众的认可度不高。执法环境就是影响和制约执法活动的各种各样的因素的总和,没有良好的执法环境,就没有良好的执法效果。由于有关气象行政法律和法规出台较晚,社会各界对气象行政职能知之甚少,甚至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不知道《气象法》)的存在,这些都导致了气象行政执法的社会认可度较低,这样的社会环境不利于开展气象行政执法,使气象行政执法陷于困境。

  二是外部干扰问题即行政处罚受到的外部干扰大,执法人员处罚顾虑多。特别是随着城市的继续扩展,涉及基层气象探测环境破坏的案件,多数是由于城市规划部门或政府直接批准而兴建的高大建筑物遮挡造成,在查处这类案件过程中,经常会有来自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阻力,进一步增加了执法工作的难度。

  三是气象行政执法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大多执法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行政执法知识培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象法律和法规的健全,违法呈多发、多样化趋势,这必然对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严格的立案、调查、取证、定性、听证、处罚程序,气象执法岗位专业法律人员缺乏、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与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徐景龙:我有几点建议。首先要强化全社会气象法律意识。要充分的利用气象影视资源、网络技术,依托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通过开辟专栏、学习辅导、专家访谈、法律咨询、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扩大气象法律和法规的社会影响,提升全社会气象法律意识,从而有效促进社会各界包括各级领导对依法管理全社会气象事务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要推进基层执法单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基层执法水平和能力上去了,整个交通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和能力就上去了。要解决制约基层执法单位基本的建设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约束和保障性困扰。在人员配备、管理经费、装备投入等方面向基层执法单位倾斜,应做到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流,重心下移,保障下倾,调动基层执法人员的积极性。

  主持人:您之前当副县长时分管过农业,同时也是一名高级农艺师,您认为“三农”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体现在哪?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扩大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增强农业气象科学技术水平等方面,您有何建议?

  徐景龙:农业与气象关系密不可分,农作物的生长必然受到各种气象要素的影响。适宜的气象要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恶劣的天气也一定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农民不仅需要气象部门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更需要出示怎么样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我建议,要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让广大农民懂得防御气象灾害的知识;国家应该在农业主产区设立乡镇中心气象服务站,解决农业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多培养和下派更多的农业气象专业方面技术人员,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科学技术水平;多使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信息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免费为农民提供气象服务。

  主持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农业科学技术”。其中专门提出了“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建设”,您怎么理解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您认为政府部门应对这项工作起到何种推动作用?

  徐景龙:我国地域广大,经常会发生低温、干旱、冰雹等各种自然灾害。我从1992年到2000年在蒙城县政府分管农业期间,一直很看重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县政府为县气象局拨出专款购买了人工增雨火箭,成为安徽省“人工增雨第一箭”的先进典型,受到省政府的嘉奖。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对于农业防灾减灾是很重要的。为此,各级政府都应当把中央一号文件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加快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技术水平,增强作业效果,为我国的粮食增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持人:您从200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至今已有十年之久,“代表”生涯能够说是丰富多彩且富有成就的,您对自己的这段经历如何总结?您对十年之后我国的气象事业发展有何期待或展望?

  徐景龙:谈不到富有成就,但对我来说应该是收获颇丰。十年来,光是涉农议案、建议我就提出了四十多件,其中提出的粮食法还被全国人大列入了“一号议案”。包括气象工作在内的许多议案和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采纳,吸收到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中去,并且得到了实施,我感觉到很欣慰。

  通过代表履职过程,增加了我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丰富和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也使我自身的修养得到了升华。

  我充分相信,随着我们国家气象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三大气象理念的进一步贯彻实施,我国的气象事业一定会快速健康发展,一定会为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主持人:中国气象网记者赖敏 王晨联合媒体:中国气象报社、中国气象频道)

  近年来,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因其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特性,得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开发。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气象局学术委员会主任徐一鸣在全国“两会”科协界别分组讨论上指出,我国气候资源利用仍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他呼吁,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建立在对当地气候资源的科学分析及合理规划利用的基础上,并建议尽快制定《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法》。

  气候资源主要指大气中的光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和气象能源以及潮汐能、生物能等其他衍生资源,具有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特性。“盲目开发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诱发和加剧气候灾害,破坏生态环境。”徐一鸣不无担忧地说。

  以风电开发为例,徐一鸣分析说,我国目前已成为全世界风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但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扩大,在北方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风电并网难、运行难,风电场建成后不能正常运行发电的问题任旧存在。有些海上风电场在台风季节难以抵御台风的摧毁力,损失惨重。而在水电开发方面,一些地区盲目上马水电项目,造成生态破坏,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因其不合理性既损失了经济利益,也损失了生态利益。

  我国存在多个气候带,有着丰富多样的气候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力,但同时我国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徐一鸣认为,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建立在对当地气候资源的科学分析及合理规划利用的基础上,即全面考虑气候资源的总体承载能力,根据气候资源量及其分布,提出有利于环境、资源、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由于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我国至今还没制定专门的法律。但在实际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没必要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规划,很多地方存在着不尊重自然规律、盲目开发利用以及重开发利用、轻保护等现象。对此,徐一鸣建议,尽快制定我国专门的《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法》。

  同时,他在发言中还建议,要统筹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并认真地逐步实施;必须强化部门协同,引领和规范社会力量依法从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大对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强政策引导,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使用新能源;加大对全社会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宣传力度。(中国气象报记者 谈媛)

   “国家这么重视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问题,实际也是对每个公民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挑战提出更好要求。如果大气污染减少了,排放量降下来了,环境慢慢就搞好了;再加上自身防灾减灾的能力加强了,我们对自然界的挑战也就更有战斗力!” 构建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港口发展模式的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谈到国务院总理在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感慨道。

  在报告中提到,2012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要加强适应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稳步的增长,我们肯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在句尾放慢了语速,义正言辞、信心百倍的语气博得了在场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要求,要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严格监管危险化学品。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报告还指出,要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成果,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治理,严格保护江河源、湿地、湖泊等重要生态功能区。

  听完报告后的人大代表原副政委孔瑛和记者说:“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全民行动,是个持续行为,不能成为一种‘运动式’的活动”,他话锋一转,“这些年,国家对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很重视,以前出现过‘年年栽树不见树’的情景,现在是‘栽一棵活一棵’,以后会更好。”说这话时,孔瑛已满脸希冀。

  “说了,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稳步的增长。不管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这一切效益取得的前提是要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安徽省一位人大代表坦言。(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晨)

  “一国两制”,不同的制度,相同的希冀。“两会”期间,来自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不约而同地发出了“防御气象灾害,加强交流共享”的呼声。

  “我最希望的是能将对抗灾害的知识和文化引入公民教育,让全社会都拥有应对灾害的意识和能力。”香港代表、著名实业家、社会活动家王敏刚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

  王敏刚说,香港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是台风,尤其在五六十年代,台风及其携带的、洪涝灾害曾经对香港市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近十几年来,中央政府和特别行政区政府对防御台风等气象灾害部署了一系列措施,香港并无较大的灾害出现。

  王敏刚和记者说,在气象防灾减灾上,如今的香港公民正充分享受着通信发达带来的便捷,无论是电视、网络、广播,还是公共文化传播设施,随处可得有关气象的预报预警信息,一旦启动灾害应急,公共巴士、地下铁路、机场码头、海上渡轮等公共交通也都会有一套应变的机制。

  “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和应对机制是市政设施建设工程的一部分。” 王敏刚说,“这不仅需要香港天文台做好灾害的预报,还需要跨部门协作和配合,才可能正真的保证一切社会活动都能正常进行。”他认为目前香港在这点上“做得很不错”,许多管理方式、经验和措施都可以和内地分享。

  尽管防灾成效显著,可唯独令王敏刚颇感遗憾的就是香港公民在“大局意识”和“防灾意识”上仍有所欠缺,“一遇到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路上的行人就乱作一团,违章现象很严重,这点我们该向日本学习。” 王敏刚希望尽早能将防灾知识和意识引入公民教育中,“这样就不用太担心大家的安全问题了。”

  “气象灾害不是发生在单个地区,而是跨区域的,建立起澳门与大陆一套长效的沟通协作机制很重要。” 澳门代表、学者、胜生企业有限公司及数码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维特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

  梁维特认为在防御气象灾害上,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力量,澳门都远比大陆要薄弱得多,因此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中央有关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尤其是加大与广东等具有“相似气候环境”的沿海省份的资料和技术共享。

  谈及环境保护,梁维特介绍说,澳门除了设有气象监测站点外,还设有空气质量监察网络,能长期开展在线观测。“每年澳门政府都会利用各个监察部门提供的数据,向市民公布一份‘高透明度’的综合环境状况报告。”

  这也正是让梁维特引以为豪的地方,他认为环境保护在政策上就是要公开透明,让市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和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也不仅仅只是政府部门的事,还需要相关企业和公众一起付出努力,多方配合。“相关的标准必须要与国际接轨,要让关企业掌握,相应的法制建设也要跟上。” 梁维特说,“只有真正保护好环境,才能让有幸为澳门、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人民‘有所依存’。”(中国气象报记者赖敏 王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