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OUT了o(╯□╰)o,想更好的浏览网站,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IE8+ Chrome Firefox

了解一下高效液相色谱的十大革命性技术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3-11-11 21:07:25 来源:mile体育米乐

  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法(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HSLP);也称现代液相色谱。

  2. 6通进样阀,1968年由Valco推出。它取消了隔垫进样器和停流技术,采用高压进样,改善了保留时间、重现性、自动化和定量性能。

  3. 模块化组件,1968年由LDC/MiltonRoy推出。独立的254紫外检测器、LDC RI检测器和Milton Roy微型泵等组件迅速应用于模块化色谱仪。第一批仪器是集成的,所有内部部件都在一个盒子里。模块化市场的兴起使研究人员能轻松的获得最佳组件(例如:泵、进样器、柱架/柱温箱、检测器)。LDC是第一家提供价格合理且功能强大模块的组件公司。

  4(1). Autolab System IV计算积分器,1969年由Autolab推出。第一台色谱自动积分器用内置的机械集成取代了切割称重、求积仪和记录仪。该数据系统首次用于GC,并适用于LC。功能包括切线峰检测、基线校正和峰面积归一化,并允许使用响应因子和内标。Autolab于1969年被SpectraPhysics收购。

  4(2). M-6000液相泵,1972年由Waters推出(与积分器排名并列)。第一台专为HPLC设计的泵,主要特征:双往复式,不需要脉冲阻尼器,耐压6000 psi,和一个低容量室。

  5. 708AL型自动进样器,1974年由Micromeritics推出。第一台高效液相色谱自动进样器,提高了样品通量和定量能力。后来的产品在该单元上进行了改进。

  6. 惠普1084型集成型HPLC,1976年由惠普公司推出。具有自动进样、流量控制、紫外检测器控制、记录和报告功能;是全球第一台带有数字处理器控制的液相色谱仪,带有内置键盘和按钮控制。多年来,它成为质量和性能的黄金标准。

  7. 8450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1977年由惠普公司推出。色谱过程中进行动态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时,DAD具备优秀能力的信噪比性能;与停流光谱扫描相比,生产率提高。其他公司很快也推出了自己的DAD检测器。

  9. 带电气溶胶探测器(CAD),2005年由ESABioscience推出。CAD有时被称为“穷人的质谱仪”,是一种通用检测器。它的灵敏度比RI检测器(也是一种通用探测器)高得多,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10. Acquity UPLC,2004年由Waters推出。为了引入亚2微米颗粒,需要新的高压仪器。Waters Acquity UPLC系统是第一个设计用于满足压力输出为12,000 psi的新型小颗粒色谱柱需求的系统。除此之外,Acquity还具有更低的额外柱效应和其它改进。

  1973年,Waters专为HPLC研制推出U6K进样器,旁通的Loop防止柱冲击,耐压6000psi,可变进样体积。

  1976年,Rheodyne 推出7125阀,进样针可注射到阀中心,该技术后很流行,并OEM给许多仪器公司。

  1972年,Cecil仪器公司推出CE212,第一款独立的可变波长检测器,带停流扫描。

  1970年,瓦里安推出4100/4200注射泵,采用新的输液泵原理,是第一个用于高压操作和无脉冲流动的注射泵,此后成功用于8500型HPLC。等度泵(4100型)的流速稳定,而梯度泵(4200型)的溶剂体积可压缩性,影响了流量和溶剂组成的重现性。

  1976年,Altex推出110泵,是首款价格合理的独立往复泵,通过可变活塞速度优化占空比,降低流量脉动。110泵提供了更流畅的液流、改善的基线和定量性能,并为未来的泵开发奠定了基础。

  1974年,惠普推出HP 3380A数字积分器,是微处理器控制的积分器,带有图表记录器和字母数字打印机绘图仪,一张纸上给出所有计算数据。

  1979年,Nelson Analytical推出用于液相色谱仪的PC软件。将PC用作峰值积分、定量和仪器控制的驱动程序,并OEM给许多制造商。在Nelson SW之后,几乎所有仪器都使用PC来控制硬件和处理数据;独立计算集成商迅速死亡(该公司于1989年被PerkinElmer收购)。

  1977年,瓦里安推出LC 5000液相色谱仪。LC 5000采用一种全新的集成系统方法。该泵设计用于在一个泵头中低压混合三种溶剂,系统有自己的CRT显示器和键盘,可以并排安装检测器,除数据系统(外部)外,LC的每个方面都由微处理器处理。LC 5000为后来大多数液相色谱仪提供了遵循的平台。

  1975年,戴安Dionex推出Model 10离子色谱仪。Durruminstruments从陶氏化学获得了专利,并成立了一个单独的部门(Dionex)开发一种产品,利用抑制柱的电导检测来分离离子化合物,以去除流动相中的盐并降低背景电导率。Dionex成为了这项技术的领导者,至今仍保持第一(后被赛默飞收购)。

  1987年,Vestec公司推出热喷雾LC-MS接口。EI型碎裂有时被认为是质子化或去质子化分子的显著碎裂。在有限的LC条件范围内,非挥发性分析物的灵敏度较低。直到20世纪90年代,热喷雾成为主要的LC/MS接口,主要是由于其观察到EI型碎裂。

  1989年,SCIEX推出电喷雾(离子喷雾)LC-MS接口。耶鲁大学的JohnFenn开发了电喷雾(ESI)源,可产生完整、高分子量、多重质子化或去质子化的离子,他因此获得2002年Nobel化学奖,其获奖演讲题为《当大象飞翔》。Fenn观察到ESI灵敏度与分析物浓度有关,毛细管柱的洗脱峰明显比大口径柱的洗脱峰更尖锐,从而在较低的进样量下大幅度的提升了灵敏度。现在,ESI是标准LC-MS接口。Henion等人开发了离子喷雾接口,使用雾化氮气辅助电喷雾操作;SCIEX使用了Henion专利,是第一个销售该产品的公司。

  短期内希望出现小型化、易于更换的单片或立柱完全集成到手持式或口袋大小的电池供电LC系统中,无需端部接头(fitting),不增加死体积。从长远来看,将出现小型化的个人分离系统,集成组件和灵敏、选择性的通用检测,能够实时分析个人的健康情况。LC与腕表配置的离子迁移谱仪耦合,腕表周长提供漂移管的尺寸。应用包括:健康检查或销售网点的新鲜度指标和鉴别。

  智能、自动化仪器,只需一个按钮就可执行分析;非专业用户无需更换色谱柱、开发方法或进行定量分析。就像无人驾驶汽车一样,将AI结合于液相色谱中。

  集成样品制备的专用分析仪,样品可放置在卡片或手指上,插入仪器,在不到1分钟内完成完整的分析(例如药物筛选)。此外,廉价的连续/定期监测LC设备,能够在故障发生之前预测故障。

  希望短期内出现实用的多维液相色谱系统,解决目前的定量问题。从长远来看,智能、自动仪器不需要非熟练用户更换色谱柱、开发方法或进行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场景范围十分广泛,对样品的适用性广,不受分析对象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包括高沸点、极性、离子型化合物和大分子物质均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因而弥补了气相色谱法的不足。在目前已知的有机物中,可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 ,而80% 则需用高效液相色谱来分析。

  HPLC因其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检验测试灵敏度好、能分析和分离高沸点且不能气化的热不稳定生理活性物质的特点而被大范围的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及临床分析,世界各国己将该法收载于药典。

回到顶部